(資料圖片)
“非常感謝曾叔叔對我的幫助,給予我良好的學習環境,帶我走向更高的平臺,我將以最大的努力將溫暖和善意傳遞給更多的人……”
這兩天,長沙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師曾鈴收到了一張手寫的感謝卡片。薄薄一紙卡片,曾鈴看了又看,一讀再讀,臉上流露著欣慰。出乎意料的是,卡片的作者并非他的學生,而是剛剛入校的一名新生。
寫信的女孩叫郭海玲,出生在湖南茶陵縣湖口鎮浣溪村。今年,她第一次步入長沙理工大學校園。然而,“助學”機緣五年前就已經開始。
2014年,郭海玲的父親從高處跌落導致高位截癱,家里的頂梁柱轟然倒下。這時候,郭海玲才10歲,還有一個5歲的弟弟。郭海玲一家人從未放棄。她的父親迅速適應了輪椅,她的母親也選擇了外出務工,掙錢供姐弟倆讀書。
“扶貧要扶根,唯有教育才能真正改變這一家人的命運?!眲㈥愒卿较羼v村扶貧工作隊的隊員,也是曾鈴的大學同學。他把郭海玲一家的故事告訴大學的鐵桿兄弟曾鈴、李海寶、唐靜、田宇鵬。4人當即決定,要與劉陳一道資助未曾謀面的郭海玲完成學業。
“我們5個人都是從農村出來的,吃過苦,深知寒門學子求學不易?!闭勂鹬鷮W善舉,曾鈴覺得微不足道,“我們只有一個初衷,就是決不能讓海玲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學業受阻,有書讀,這個家庭就有希望?!?/p>
“求學期間,師長的慷慨解囊,同窗的互幫互助,都曾支撐我們穿越困境,溫暖至今?!币驗樵徽樟?,所以想為需要的人點一盞燈,幫助郭海玲的助學之舉,五個人一干就是五年。
“553分!”今年7月,高考成績揭曉,曾鈴第一時間收到郭海玲一家發來的喜報?!拔覀兌继貏e高興,但是沒想到長理就是海玲的第一志愿?!睂τ谶@位新晉的小師妹,師兄們既意外又欣喜,“只要她愿意繼續讀,我們就一幫到底?!痹徳缫押屯瑢W們達成共識,會持續關注郭海玲直至就業。
對于未來,海玲也有長長的愿望清單:“想要競選班級的生活委員,從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,服務他人”“一定爭取入黨,因為從小受黨的政策恩澤,這也是爸爸媽媽的心愿”“經濟獨立的時候,也去資助需要幫助的人,將這份光和愛繼續傳遞下去……”
(記者 龍軍 趙嘉偉 通訊員 葉正芳)
(責編:孫競、李依環)